本報記者周林
6月11日下午5點27分,廣宗縣行政審批局的“現場勘驗指導群”里,一條求助信息彈了出來:“我想辦食品經營許可證,可告知單看不明白???0歲了,網絡也不太懂,能不能幫幫我?”發(fā)信息的是洋坤餐飲店老板。這份下班時分突如其來的請求,沒有石沉大海。
“別急,我們電話里先說說?!币粋€電話迅速撥通。電話那頭,老店主的困惑在耐心詢問中漸漸清晰。得知老人家對著那張一次性告知單犯了難,對網絡操作更是一籌莫展,工作人員沒有絲毫遲疑:“您別擔心,我們這就過去看看。”
下班時間到了,廣宗縣行政服務中心窗口陸續(xù)關閉。但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腳步沒有停歇,轉身就奔向了那家等待幫助的餐飲店。
夜色漸濃,店里燈光下,一場特殊的“現場教學”開始了。工作人員圍著店鋪轉,從后廚的布局規(guī)劃,到設備設施的規(guī)范擺放,一項項仔細講?!斑@里洗菜池和操作臺距離要留夠?!薄氨癫荒芫o貼著墻放,得散熱”……每一個細節(jié)都掰開了揉碎了講,直到老店主緊鎖的眉頭舒展開,真正弄懂為止。
“你們的辦事效率真高,真是幫了大忙了?!崩系曛髋踔鴦偫砬孱^緒的材料,連聲感慨。這場發(fā)生在下班時間里的“加急”服務,不僅精準解決了“看不懂、不會辦”的實際難題,更讓老店主實實在在觸摸到了政務服務的溫度與速度。
“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廣宗縣行政審批局勘驗科主任王霞表示。線上即時響應,線下精準幫扶——他們正是用這樣的行動,為像洋坤餐飲店老板這樣的特殊群體,悄然打開了辦事的“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