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席晶 通訊員于榕)6月17日上午,巨鹿縣醫院兒童康復科傳來清脆的童聲,6歲的孤獨癥患者妮妮(化名)正跟著治療師進行言語訓練。經過該醫院康復科4年的系統康復,妮妮不僅能唱歌跳舞,還開啟了“半天醫院康復+半天幼兒園學習”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巨鹿縣醫院兒童康復科整合醫療康復與教育康復資源,大力推進“康教融合”模式,引進6名專業康復教師,通過集體課、小組課、個訓課等多元形式,開展語言訓練、作業療法、心理沙盤等20余項康復項目,全面滿足殘疾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同時,醫院還精心打造教育治療區、迪士尼歡樂屋、海豚教室等特色功能區,讓孩子們在趣味互動中實現康復與學習的同步提升。
“我們會根據每一名殘疾兒童身心狀況,定制個性化、多樣化的康復教學方案,幫助孩子們早日回歸校園。”兒童康復科主任趙玉香介紹,醫院定期組織殘疾兒童參與幼兒園活動及自然體驗,通過“半天康復+半天幼兒園”的過渡方式,逐步提升殘疾兒童的社交、認知及情緒管理能力,促進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截至目前,該醫院兒童康復科累計開展融合教育300余次,幫助超80%的兒童實現社會融入,眾多患兒康復后回歸校園,患者滿意度連續十年保持98%以上。憑借在殘疾兒童康復領域的卓越貢獻,該科室獲評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