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25本記事本20余萬字
老黨員耿栓群記錄鄉村變遷
本報記者郭雨晗
7月1日,天空放晴,陽光灑在任澤區西固城鎮南留寨村耿栓群家的小院里。老人的子孫們圍坐在一起,90歲的耿栓群端坐中央,膝上攤開一本本紙頁泛黃、邊角磨損嚴重的筆記本。
耿栓群出生于1935年,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78年間,他用25本記事本20余萬字記錄了當地農村的巨大變遷。
在第一本日記的第一頁,耿栓群寫下這樣一句話:人民到底啥時候能享幸福。“我十來歲的時候,南留寨村又窮又落后,大家的生活都過得特別艱難。”耿栓群回憶道,當時就是想把這些苦日子記下來,以后留著老了看看,別忘記那些“點燈靠油,耕地靠牛,土坯房透風漏雨,吃頓飽飯都是奢望”的艱苦日子。
這個關于“幸福何時來”的提問,如同一條線索貫穿近八十年的歲月。如今,問題的答案早已書寫在村莊翻天覆地的變遷里,記錄在老人這25個日記本里。
每年閑暇時間,耿栓群都會整理、記錄鄉村生活的變化。“家里世代農民,我最關心的還是田地,寫下最多的事也是關于土地。”他輕輕地翻閱日記本,上面詳細記錄著有關于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內容。“現在澆水、撒藥都用無人機了,變化真是太大了。”耿栓群感嘆道。
今年,西固城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南留寨村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道路硬化、村莊亮化、建了廣場和游園……村里生活越來越好,老百姓越來越幸福,這些內容都一一記錄在耿栓群的日記本上。“等寫不動的時候,我就把這些日記本留給子孫后代,讓他們記住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耿栓群說
在存放日記本的柜子上,耿栓群用紅紙寫著:我記錄的都是真人真事。“耿老這些年可沒少操心,他把這些‘寶貝’整理出來,結合自己的經歷,給自家孩子們講村史。”南留寨村黨支部書記劉義平說,老人講的是實實在在的人和事,今天的好日子是一代代人拼出來、干出來的。
輕輕撫過膝上那本最新的筆記,耿栓群堅定地說:“只要我還能寫,我就會一直記錄下去,把農村的發展、農民生活的變化講給后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