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區中華大街街道文泉社區:
“專職管家”為居民幸福生活增便利
本報記者 王帥薇 通訊員 陳欣
7月1日18時,信都區中華大街街道文泉社區麒麟大院居民宋軍山團購的新鮮蔬果“如約而至”。“這是物業組建的團購群,有物業管家把關,東西有保障、價格也合理,我經常在里面下單。”宋軍山表示,小區內像他這樣的上班族有很多都從這里購買。
這份貼心服務是文泉社區推動專業化物業公司服務居民的縮影。近年來,文泉社區先后引入多家物業公司,為28個小區帶來了專業、規范的物業服務,惠及轄區87%的群眾。
物業公司引進智慧管理平臺,讓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上周,麒麟大院居民王如芳通過手機APP報修樓道照明故障,維修工程師從接單到完成修復僅用兩小時,系統全程記錄,高效又便捷。
“小區安裝了‘刷臉’門禁,省去帶鑰匙的麻煩。電梯里的‘電動車識別系統’一旦感應到電動車進入,電梯就自動停止運行,讓乘電梯也更安全了。”陽光巴厘島小區居民趙彥琴說,這些智能化設施,給她提供了更高的生活品質。
在提供便捷生活的基礎上,文泉社區聯合物業公司大力實施文化建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圍繞“我們的節日”開展各類文藝匯演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我們還常態化開展鄰里文化活動,如社區趣味運動會、少兒交通安全教育文明實踐、乒乓球表演賽等,與轄區單位聯動,居民踴躍參與。”文泉社區黨委書記梁永輝介紹,活動期間,小區還為居民準備大鍋菜,讓大家感受社區的溫暖,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
今年以來,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各個小區不斷優化工作機制,拓展服務功能。300余名注冊志愿者開展醫療義診、義剪、助殘、助老等活動120余次,宣傳防范詐騙、禁毒、科普等知識12次;黨員志愿者定期為困難群體送米送油、打掃衛生,重大節日舉辦敬老愛老活動,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聚焦服務“一老一小”,實現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精彩”……
梁永輝表示,未來將加快智慧物業全覆蓋,探索“信托制物業”,讓業主資金由第三方監管,持續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讓“專職管家”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