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風貴在成習慣成自然
劉增艦
錘煉好作風,貴在成習慣、成自然。當優良作風如同呼吸一樣融入血脈、化為本能,干事創業的力量就能蓬勃不竭,才能進一步增強黨群干群關系。
然作風之弊,偶有反復。有的“應景貼金”,風頭一過“躺平擺爛”;有的“做樣子、搞花架子”,把心思花在“演”上而非“干”上;有的中梗阻、慢作為,守攤子、混日子,當“二傳手”。這些頑疾病灶,像灰塵一般,如果不清除徹底,就會蛀蝕公信力,阻礙發展路。
要思想淬火固本元,讓好作風深扎日常。作風是思想的外化,思想的田地不播種真理,雜草必生。須日日拂拭信仰明鏡,當官為什么?用權圖什么?干事怎么干?讓“人民立場”刻進骨子里,把“務實擔當”鑄成潛意識。常學黨史滋養初心,多下基層體察民情,勤問自己差距不足。只有好作風的種子從思想深處扎下根,才能長出不壞不倒的“常青樹”。
要行動錘煉過細功,讓好作風融入點滴。習慣成自然,重在日日行。把優良作風分解到每一個細節、每一次服務中,群眾難題不論大小,都當“心頭事”抓緊辦;發展項目不論難易,都全身心推到底。莫輕小善不積,莫縱小過不改。讓“馬上辦、認真辦、徹底辦”成為肌肉記憶,以涓滴之力匯聚作風建設長河浩蕩之勢。
要機制束權強保障,讓好作風蔚然成風。風氣長清,要靠制度堤壩。立起硬標尺,考核導向突出實干實績,淘汰“躺平”;監督探頭照透日常點滴,清除“死角”;懲戒利劍高懸頂風違紀,震懾“反彈”。把作風表現與干部選育管用硬掛鉤,讓“混”者沒市場,“干”者有奔頭,“好”者受尊重。用機制把“一時嚴”變成“時時嚴”,讓好作風如空氣般日用不知卻須臾不離。
讓好作風如陽光空氣般不可或缺,成為凈化政治生態的清新劑、驅動發展的硬支撐。全市黨員干部當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用久久為功的恒心、攻堅克難的銳氣、求真務實的行動,常修常煉,將好作風融入血脈、見諸平常。用硬朗作風掃清前行障礙,憑清正氣象凝聚萬眾之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加快邢臺跨越趕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