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發改委主任興連根
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訊員 班曉培
開欄的話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邢臺各項事業發展站在新的起點上。省市委全會、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兩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謀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的邢臺實踐,激勵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
今天起,本報開設“穩經濟促發展·權威訪談”專欄,推出對市直主要經濟部門和各地主要負責同志的專訪,報道各地各部門謀劃推動本地本領域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思路舉措。敬請關注。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省市委全會、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兩會要求,市發改委如何找準黨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部署與邢臺實際的結合點,推動全市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日前,市發改委主任興連根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2022年是我市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市整體經濟運行態勢如何?
興連根: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落實國家、省、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出臺272條穩運行促增長一攬子政策和24條接續政策。堅持不懈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專班推進重大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均提前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2022年全市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就業民生保障有力。全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多數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全省。
記者: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將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的邢臺實踐,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作為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總體思路是什么?
興連根: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邢臺實踐的起步之年,做好發展改革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加快推動邢臺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提升目標,緊緊圍繞一條主線(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六個重點(制造強市、新型能源強市、物流強市、農業強市、質量強市、數字邢臺等六個邢臺現代化建設場景),抓主要矛盾、重大關鍵環節,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統籌推進城鄉建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聚焦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確保經濟發展韌性更強、動力更足、潛力更大。
記者:今年我市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就做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改部門將采取哪些重點舉措?
興連根:為實現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我們將突出重點、狠抓關鍵,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是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聚焦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我們創新運用項目投資管理平臺,對新開工項目強化智能監管,年內確保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50億元以上。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持續跟進國家、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銜接落實,推動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積極發揮重大項目謀劃和推進工作專班作用,高效推進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增長6.5%以上。
二是圍繞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優勢產業,加快產業合理布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食品健康、新材料、新能源4大主導產業,以主導產業為支撐引領帶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做大做強一批高成長性骨干企業,推動《邢臺市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十四五”規劃》落地落實。
三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創新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全面推廣典型經驗做法,進一步提升全市整體營商環境水平。圍繞建鏈、強鏈、延鏈、補鏈,深度聚焦央國企、上市企業、外資企業的聯絡和對接,瞄準京津地區創新資源和先進要素,高起點高質量引進一批“大好高優”項目,力爭全年新簽約落地京津項目30個以上,總投資100億元以上,完成投資30億元以上。
四是聚焦糧食能源安全保障,持續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加大儲備糧油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國家糧食購銷政策,為農民售糧和企業收購提供信息服務。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開展“虛擬電廠”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深度融合,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做好天然氣運行調度,加快推進儲煤基地建設,扎實推進潔凈煤保供配送,確保煤電油氣運供應穩定。
五是聚焦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持續扎實推進我市民生工程建設,努力爭取教育、養老、衛生等社會發展領域政策資金支持。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多渠道增加搬遷群眾收入。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舊房綜合利用,確保國家、省政策措施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