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新增通水人口94.73萬人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以前村里喝的都是淺水井的水,水質渾濁,味道發苦。現在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清甜干凈的長江水,方便,放心。”近日,說起家中用水的變化,任澤區小屯村村民馮彥眼里透露著喜悅。得益于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工程的實施,全村170余戶人家告別了高氟水、苦咸水。
2022年,我市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確定為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當年,全市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新增通水人口94.73萬人,超額完成75萬人的目標任務。
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2022年,我市在襄都區等10個縣(市、區)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項目。通過建設農村地表水廠、鋪設輸配水管網、改造村內供水設施等措施,將農村群眾飲用水源由地下水切換為引江水。2017年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工程實施以來,工程已涉及18個縣(市、區),新建和改擴建地表水廠13座,鋪設供水主管網1755公里,城鄉一體的供水網絡逐步形成,獲益群眾達456萬人。截至目前,南水北調受水區農村群眾全部喝上安全、優質的引江水。
南和區南水北調地表水廠送水泵房內,經過前期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過后的引江水,通過加壓泵輸送至鎮村各條主、支管網,流入千家萬戶。通水以來,該水廠引水規模約為1.9萬立方米/天。在內丘縣,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工程實施后,輸配江水涉及柳林鎮、大孟村鎮、金店鎮、官莊鎮的數十個村莊,居民飲用水源由地下水切換成引江水,每年約可減少地下水開采110余萬立方米。
截至目前,全市僅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工程一項,就推動減少地下水開采7897萬立方米。
“江水置換前,部分農村地區供水保障率不高,部分村供水時間短,影響群眾生活。江水置換后,改為大規模集中供水,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供水,極大提高了農村飲水方便程度。”市水務局農村水利水電與水土保持科科長孔令偉介紹,截至目前,全市集中供水工程共計1546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5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數量多、分布廣、影響大,為使工程得到良好的管護,我們全面推行農村飲水工程專業化管護,組建飲水專業化管護機構,指導各縣(市、區)編制完善應急供水預案、成立應急搶險指揮協調機構、建立應急搶險隊伍、配備搶修設備和供水車輛,構建農村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市水務局副局長丁太仕表示,2023年,我市將繼續在“提高供水質量、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上下功夫,鞏固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等農村飲水安全成果,提升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