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襄都現代化場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訪襄都區委書記李秀娟
本報記者郭文靜通訊員 劉棟
襄都區區位優勢明顯,歷史底蘊深厚。圍繞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后將如何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加快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日前,襄都區委書記李秀娟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結合發展定位,今年襄都區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思路是什么?
李秀娟:今年我們將聚焦“首善之區、科創新城、文化名城”發展定位,著力打造四個“襄都現代化場景”,即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科創新城,底蘊深厚、古韻新風的文化名城,商業繁榮、物流集聚的商貿都城,舒適宜居、心向往之的健康綠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襄都篇章。著眼夯實“四個場景”建設的項目支撐,按照“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必須抓招商”理念,我們將2023年確定為“招商引資突破年”,以重點產業招商、重大活動招商、重點企業招商、項目開工竣工、樓宇經濟招商等八項攻堅行動為抓手,舉全區之力抓招商、上項目、促發展,力爭全年引進產業項目90個、新開工入庫產業項目60個、新簽約入駐樓宇面積20萬平方米、整理標準地500畝以上,全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進出口總值增長10%以上。
記者:聚焦打造四個“襄都現代化場景”,襄都區的重點攻堅方向是什么?
李秀娟:立足區情實際,在打造四個“襄都現代化場景”過程中,我們將突出綠色工業、健康產業、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四大領域,謀劃實施項目210個,總投資830億元。一是依托旭陽經濟開發區平臺優勢,大抓綠色工業項目。圍繞煤化工、氫能源兩條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技改三類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對接國內國際龍頭企業,抓好高端裝備制造業項目招引和推進,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園、韓國裝備制造產業園。大力發展城市工業,抓好先鋒電子二期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建設,積極引進醫藥研發、工業設計等綠色無污染城市工業項目,力促旭陽經濟開發區“十四五”末產值翻番。二是依托邢州大道周邊資源,大抓健康產業項目。大力引進健康監測、生物芯片、居家康養等業態,重點抓好百合文化廣場、國煜千年、中科鴻仁等綜合體項目建設,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三是依托片區改造,大抓城市更新項目。搶抓房地產市場回暖機遇,重點抓好樓下道等片區改造項目,進一步提振投資增長動力。依托片區改造,加快推動文化、商務、金融、智慧服務等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順德府衙等8個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和數智農業產業園等8個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建設。四是依托民生工程,大抓基礎設施項目。在抓好河北眼科醫院二期、市一院北擴、綜合客運樞紐等市級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長信西路、豫讓北街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硬件環境。
記者:襄都區將采取哪些保障措施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確保實現“全年紅”?
李秀娟:為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我們主要制定了四項配套保障措施。一是重大項目專班推進。對支撐帶動作用強的項目,梳理明確為十大產業類工程、十大城市更新類工程、十大商業綜合體工程,全部由四大班子領導包聯,成立相應專班,全員齊上陣、人人有擔子,集中力量推動項目招商和建設。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揮旭陽集團、家樂園集團等行業龍頭作用開展重點企業招商,積極爭取技改投資獎勵資金,大力扶持企業上市。三是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由區紀委牽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行動,以“零容忍”態度整治推諉扯皮、吃拿卡要、違規操作等問題,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定期舉辦政銀企對接會和企業家講壇,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四是強化考核激勵作用。開展全員招商,將招商選資任務分解到各鄉鎮辦和每個區直部門。完善招商選資工作考評和激勵機制,財政列支專項資金對考核排名靠前的給予經費獎勵,同時將考核結果與干部選用掛鉤,激發全區上下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的干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