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從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辦公室了解到,為了高質量推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我市已啟動了對全市歷史文化資源的“盤點”工作,重點做好新增資源普查挖掘和已公布名錄的復核,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挖掘“太行泉城”特色,用新時代視角講好邢臺老故事。
邢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邢”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城市和古都之一,距今已有3500年的建城史,被專家譽為“先商之淵、祖乙之都、邢侯之國”。在漫長的歲月中,邢臺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目前全市納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名錄的有2478處。
此次“盤點”在已公布保護對象名錄基礎上,對全市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整理,全面盤清歷史文化資源家底,準確掌握歷史文化資源狀況,科學評估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盤點”對象除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傳統風貌區和歷史建筑等外,還增加了近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以來有代表性的建設成果等內容。根據要求,所有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都將實現“四有”保護措施,即:有保護范圍、有歷史記錄、有保護標志、有保護機構管理。
“我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較好的優勢:邢臺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孕育地,遍布四野的古泉、古水、古河,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和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跡,彪炳史冊的革命老區……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把歷史建筑等保護對象的保護利用與城鎮格局、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工作結合起來,加快形成一批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成果,豐富城鄉建設內涵,打造文化標志。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孫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