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建偉
“縱橫交錯的電線、電纜不僅影響市容,還會帶來安全隱患,必須持續化、常態化開展整治,清理空中‘蜘蛛網’,讓城市空間更清朗。”日前,記者在市區街頭走訪時,廣大居民紛紛表示,希望進一步加大空中管線的整治力度,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襄都區自然城小區的車棚里,多輛擺放整齊的電動自行車正在充電,社區居民陳洪元對小區空中管線整治的成效頗為滿意。他說,過去小區沒有充電樁,很多人私拉電線給電車充電,空中飛線帶來很大安全隱患。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小區開展“飛線”充電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并安裝了集中充電樁,居民充電方便多了,“飛線”現象也沒有了。
“架空線纜被稱為‘空中蛛網’,一直是影響城市形象和市民滿意度的一個突出問題。”信都區科苑社區地質家園小區居民姜思榮告訴記者,他們所在的小區以前就有很多人私拉電線,既不美觀,也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現在,小區通過開展“飛線”入地、空中梳理,小區環境整潔有序多了。
“整治‘空中飛線’是一項長期任務,要持續化、常態化開展整治,并不定期開展‘回頭看’,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度。”市高新區吳城武英花園小區居民趙葉龍認為,我市“空中蛛網”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要徹底消除各種飛線隱患,還需要各個部門和相關單位共同努力,持續開展治理。廣大市民也要主動配合,不亂拉電線,做文明市民。
采訪中,廣大市民紛紛表示,“飛線治理”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要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治理成果,進一步提升市民參與意識,努力提升城市居民的安全感和城市“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