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毅是邢臺日報社記者,邢臺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邢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邢臺市詩詞協會理事、河北省作協會員。新聞采訪之余,運營個人抖音號“言邢”,主要講述與邢臺相關的歷史文化,目前有5萬余粉絲。
在他的抖音號主頁有這樣一句話:好講邢臺,講好邢臺,講邢臺好。
發(fā)布短視頻,推薦邢臺歷史文化
十余年記者工作,李海毅一直關注邢臺歷史文化,所從事的報道內容也多與宣傳邢臺歷史文化相關。隨著新媒體,特別是短視頻APP走紅,他看到有許多文史愛好者推薦自己家鄉(xiāng),于是也動了要制作短視頻宣傳邢臺歷史文化的念頭。
2021年6月,李海毅把自己的抖音號命名為“言邢”,以“言行一致”的諧音,取“話說邢臺”的意思,正式錄制了第一條介紹邢臺歷史文化的短視頻。那天他利用午休時間坐在辦公室里錄制了一條《三分鐘了解邢臺歷史》,一口氣講述了邢臺3500年的建制沿革。
第一條抖音視頻就收獲了10萬+瀏覽量。這給了他很大信心。《邢臺各縣支柱產業(yè)是什么?》《邢臺出身十大名相》《邢臺出身十大名將》《邢臺名剎》《邢臺各縣飲食代表》《邢臺成語故事》……370余條短視頻,時不時出現點擊量過百萬的爆款,吸引了很多人關注邢臺。
堅持網絡耕耘,收獲網友認可
“好講邢臺,講好邢臺,講邢臺好,這三句寫在主頁上的話是我在網絡上立的Flag。”李海毅說,“做‘言邢’抖音號的初心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邢臺,了解一個真實溫暖的邢臺。”
三年來,在“言邢”抖音號的粉絲畫像中,本地人只占五分之一,大部分是外地人。其中河北人占60%,外省人占40%。許多人通過這個抖音號了解到邢臺的歷史文化。經常有網友在“言邢”發(fā)布的視頻下留言:原來邢臺還有這些故事。
漸漸地也有網友私信“點菜”,希望講述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有的是邢臺本地人希望多了解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往;有的是幾十年生活在外的老邢臺人,希望多聽聽邢臺的故事,以此來解思鄉(xiāng)之情;有的是定居在外的年輕邢臺人通過“言邢”的講述讓出生在外的孩子了解故鄉(xiāng),系起鄉(xiāng)情紐帶;有的是對邢臺感興趣的外地人以此為窗口了解邢臺文化。
“從0粉絲到5萬余粉絲,對我來說做起來不算容易,但每一位網友的支持讓我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李海毅說。
短視頻介紹“太行泉城、美麗邢臺”
2023年邢臺市提出“文化興市”戰(zhàn)略,塑造“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形象。李海毅作為一名記者,通過“言邢”抖音號發(fā)布了很多相關主題視頻,用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
“我錄制了好幾期《尋訪邢臺名泉》的視頻,收獲了許多網友點贊認可。”李海毅說,“許多網友對邢臺泉水不了解,通過看了短視頻才恍然,原來邢臺泉水自古有名。”
去年大火的河北梆子戲《好南關》,其劇本靈感來自李海毅此前的一篇關于志愿軍在邢臺南關養(yǎng)傷的新聞報道,后來又經過網絡傳播,吸引了大量關注。
“言邢”講述邢臺歷史文化的定位與邢臺市“文化興市”戰(zhàn)略高度契合。在這樣的背景下,“言邢”制作的“言邢講邢臺”系列,發(fā)布“邢窯白瓷”“金大定鐵鐘”“開元寺滾龍石柱”“邢臺古廟會”“邢臺古亭文化”等文史類話題收獲了成百上千點贊。
作為邢臺博物館金牌志愿講解員,李海毅在博物館講解時會通過“言邢”直播。有許多支持他的網友看到直播公告后趕赴現場。“邢臺厚重的歷史文化是我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李海毅說。
“言邢”三年來,關注量持續(xù)增加。李海毅說,“我希望有更多網友,特別是外地網友,能從我的講述中了解到邢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