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密新材員工在對減震器襯套進行砂邊作業。 宋杰攝
日前,走進邢臺華電數控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排排高科技智能機器人閥門加工流水線正在高速運轉。這條流水線由該企業自主研發,采用“多臺機器人+數控專用機床”代替“傳統人工+專機”的加工方式,實現加工過程全智能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當傳統工廠遇到數字技術,“百年制造”迎來了“智”變,釋放出無窮新動能。“以前人工操作機床生產一個閥門,需要5個工人、3道工序、兩次搬運,總耗時30分鐘。”華電數控副總經理龐云鵬說,如今使用智能機器人流水線,只需1個工人,平均5分鐘就能生產一個閥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這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河北華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藏穩說,掌握核心技術,是企業創新的關鍵。華密新材持續加強產品與技術研發投入,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特種橡塑產業技術研究院、省往復橡塑密封制品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先后落戶華密新材,其生產的密封件裝配于中國一汽、三一重工、中航發等國內重頭企業。
借助自主創新研發的密封、減震產品,這家曾經只生產汽摩配件的企業,將目標轉向核心材料與部件研發,完成了華麗轉身。2020年,華密新材成功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該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零的突破。今年11月11日,華密新材成為我市第一家通過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的企業。
華電數控、華密新材等企業,只是任澤區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煥新,加速產業新動能轉換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任澤區緊緊圍繞“智造綠都、和合任澤”發展目標,持續推進政產學研一體化,加大創新人才引育,組建任澤智庫,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加快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變革,賦能“百年制造”,努力打造高新制造、智能制造新標桿。目前,該區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5家、設立省級科技專家企業工作站6家,擁有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
“未來,我們將全力做好傳統產業‘補考’與新興產業‘趕考’文章,大力推進‘一主三覆五優化’,逐步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兩化’融合、企業上云、綠色工廠全覆蓋,聚焦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打造機械制造和橡塑制品兩個百億產業,使任澤區成為華北地區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和京津冀新材料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任澤區委書記楊蕾表示。
本報記者謝霄凌 通訊員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