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武健 通訊員檀雪)茵茵草坪綠意蔥蔥,月季、鳶尾、紫藤花開正好,銀杏、海棠、黃櫨生長茂盛……初夏時節,信都區道路兩旁、公園游園等地鮮花怒放,引得游人爭先觀賞、拍照留念。近日,記者在信都區采訪時,當地居民紛紛表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以來,信都區大街小巷的鮮花綠植越來越多,為城市增添了活力,也讓“家在花園,出門皆景”成為現實。
沿著茶棚溝水系向南,在信都區節水公園建設現場,景觀綠化、管線鋪設、長廊建設等各項工程有條不紊。“近年來,信都區修建了茶棚溝一期公園、百合園等一批公園游園,將綠化景觀做到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蔭濃郁、秋季葉色如畫、冬季暖陽斑駁。”在信都區茶棚溝公園拍照的攝影愛好者王志田興致盎然地說,在街頭游園,隨便一拍就是“大片兒”。
“公園游園建設不僅提升城市景觀觀賞性,還注重功能性,服務周邊全年齡段的人群,做到既點綴了城市美景,又兜住了市民需求。”西大郭村居民閆璞說,節水公園在建造前就通過‘百姓議事廳’微信群征求意見建議,除了拆圍增綠,還根據附近居民意見建議鋪設了游步道,種植了草坪,并設有休閑座椅、健身器材、兒童游樂設施。
在大力推進公園游園建設的同時,信都區還堅持“能綠則綠、應綠盡綠”原則,持續推進城市空白地綠化,新增片林綠化面積195畝,種植喬木1萬余棵。“小區北側一片土地長期荒置,不僅不美觀,春冬季節還很容易揚塵,影響城市美觀度和居民生活舒適度。”家住麗澤苑小區的王新花指著樓下成片的國槐介紹說,“拆違建綠、拆臨建綠、見空插綠”不僅為市區綠化增加新亮點,也讓居民的生活更宜居。
“街頭游園既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綠化景觀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重要載體;讓生活環境變得美麗宜居的同時,也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溫度。”信都區廣大群眾紛紛表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帶來的變化看得見、感受得到。今后將愛護公共環境、保護一草一木,為擦亮“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