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浮法玻璃智能化生產線。 李自岐攝
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 訊 員 馮運改 韓曉樂
位于寧晉縣的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搭建MES系統+數據采集系統(EAP)后,生產效率提升347%,產品周期提升41.67%,人工成本降低50%;
位于信都區的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物流實時監測與優化場景和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資源動態組織場景均榮獲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
位于沙河市的望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采用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產線,打造“無人車間”新模式;
……
我市以數字經濟推動特色產業加速發展,大力實施數字化改造提升項目,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截至目前,規上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56.7%、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7.4%、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比例達44.2%,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二,規上企業星級綠色工廠、兩化融合、企業上云實現全覆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的邢臺實踐,我市提出著力推進安全集約、智能便捷的數字邢臺建設,基本實現數字政府智慧化、數字經濟高端化、數字社會智能化,到2027年,數字化變革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數字經濟高端化,我市將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深化“千企轉型”和“百項技改”行動,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產業延伸轉型。加快完善5G網絡等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體系,促進數字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兩化融合持續深化,完善數字化應用場景,不斷提升數字邢臺建設水平。
統籌規劃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布局,促進產業加快深度集聚。圍繞完善產業鏈條,將做大光伏太陽能優勢產業,發展現代通信、智能終端、大數據和云計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新型儲能等五個特色產業,培育新型顯示、半導體、物聯網等三個新興產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前沿技術等未來產業領域搶抓布局,培育新的制高點。
根據規劃,到2027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營收超10億元企業達到10家,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兩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5G等數字基礎設施、涉網信息安全基礎設施更加完備。
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市依托政務云平臺搭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動政務數據共享,打破部門壁壘界限,打造互聯互通的數字之城。截至目前,共開放包括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領域188類數據資源,極大方便了政府科學決策和管理服務。
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實現水電氣暖一次性過戶、無證明城市、電力無人值守營業廳等10余種智慧應用場景落實落地。城市管理效能持續提升,城市治理趨于精細,便捷服務廣泛普及。
與此同時,我市依托數字化應用不斷豐富社會智能管理平臺,激發各領域應用新模式,加快數字社會智能化建設步伐----
智慧水務監控河湖動態,讓問題快速核處和全流程可溯;
智慧醫療推動數據互通,推進醫保事項“網上辦”“掌上辦”;
智慧旅游提升文旅產業管理服務水平,促進資源信息共享;
……
“如今,我市智慧城市整體框架已構建完成,智慧城市整體規劃全省領先。”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閆虎說,今后,將依托數字底座和城市大腦,推進優政協同、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生態宜居、產業發展、融合開放六大類智慧應用,賦能營商環境優化、社會高效治理、民生幸福體驗、城市品質提升、新舊動能轉換、區域協同發展,著力建設“智領數字邢襄,慧享現代牛城”的新型智慧城市,力爭到2027年,新型智慧城市初步建成。